返回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48章 用实力说话(2/ 2)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有时想想,旧中国真的并不是教科书上所说的“一穷二白”,有案可藉的重要的中国第一个有:

中国第一台重型柴油机:1924年,5种规格的低速重型柴油机,上海新样机器厂。

中国第一台万能铣床:1918年,上海王岳记机器厂。

中国第一台柴油机:1913年,烧球式40马力柴油机,广州协同和机器厂。

中国第一家车床制造厂:1915年,上海荣昌泰机器厂。

中国第一台为万吨轮配套的蒸汽机:1918年,3430和3668马力蒸汽机,江南制造局。

……

肯定后来者的功劳,并一意味着一定要否定前人的成就,实事求是地说,民国初期中国的工业底子虽然不好,但并没有像后来宣传的差距那么大,当然,经过战争的洗礼,再以后的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人民党的领导下,看得见的军事实力在提升,看不见的潜在力量的增长更是惊人。张汉卿用他超前的意识,给古老的中国描绘了一幅再度崛起的蓝图:

经济投入,由于有东北农业开垦的底子,加上水利设施的兴建、拖拉机的广泛使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能力空前暴发。中国粮油集团和中国化工集团合资成立的几个化肥厂已经在东北普及了使用,普遍使粮食提高到了200斤每亩。

由于大有利可图,东北各地都扩大了耕种面积以及垦荒力度,耕种面积从2亿亩到目前的3亿亩,只用了10年时间!

按说当初有600吨黄金的底子,又有这么好的地理条件,经济就是年增长率百分之百也不是难事。但是考虑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张汉卿把大部分财政投资于短期内难以见成效的现代工业和现代交通业上。

水电站、电话公司、精密机床厂、大型造船厂、火车机头制造厂、汽车厂、发动机制造厂、飞机厂、大型水利设施、大规模铁路网…这些见效慢但对国计民生有着重要影响的项目在只争朝夕地赶着上马。

大学、技术学校、研究所、实验室、五年制义务教育(东北开始九年制)…这些花大钱高投入的项目也在列入各个地方政|府的绩效考评中大放异彩。张汉卿要的不是突击般的GDP增长指数,而是实实在在的强国之术。

中国这么大,不可能都靠买;先进的技术,不可能都靠引进。

不同于后世的改革开放,民国政|府现阶段的任务是放在释放中国隐藏在民间的生产力、扩大内需以使各个行业齐头并进。国力还很弱,能保住外国商品不向中国倾销就很可以了,别想着赚外汇。

有工业拖拉斯集团在手里,有各地政|府控制局面,在许多重要的领域,外国产品进不来。“中国造”产品因此有机会在实践中改善,为中国的工业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底子不是没有,甚至还很可观,只是在“万马齐喑”的旧社会被埋没了。还好张汉卿将这种底子发扬光大了。在此一时空,渐渐恢复元气的中国涣发了青春,重新屹立了起来,这是不可改变的历史趋势!

根据现代史对于国家大势的评价,当一个大国在传统强国的夹缝中崛起时,爆发国家间大规模战争的概率只有50%。当一个大国崛起的同时另一个大国在衰落,那么战争就在所难免了。中日之间的差距增大,其战争的风险也在大大增加。

只是,这场战争从何而起呢?因为张汉卿的强势加入,中日之间的力量对比已经不是使中国不是昔日吴下阿蒙。

既然历史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偏转,再来一次九?一八应该是不可能的,但会是在哪里呢??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